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团学工作 > 科技创新 > 团队介绍 正文

微细矿物聚团分选创新团队

资料来源:大阳城8722      日期:2023年03月14日 14:45     浏览量:

 

 

    团队负责人:陈军,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年5月生,安徽青阳县人。大阳城8722国内一类引进人才、大阳城8722“青托”人才、安徽省第14批“115”产业创新团队助理成员。研究方向:煤泥水等矿山废水微细颗粒界面微观特性及其调控理论与技术、煤系黏土晶格缺陷形成机理及其微观影响机制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研项目、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及企业委托项目3项,以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获省级科研奖励4项(中国非金属矿科学技术奖二等奖R1、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R2、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R9、中国煤炭工业专利奖二等奖R3),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R7);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25篇(中科院1区论文8篇、2区论文4篇),H-指数为16;出版学术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5项。指导本科生获国家级老员工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项,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员工实践作品大赛获国家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指导校级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项。

一、团队成员组成及主要研究方向

 

    团队首席教授:闵凡飞,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安徽省首届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负责人,安徽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安徽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研究方向:微细矿物界面调控与分选、矿山废水处理、煤炭清洁加工与利用、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主持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安徽省重大研发、安徽省第十四批“115”产业创新团队等科研项目20多项。获省部级奖励7项;国内外期刊发表相关论文16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学科竞赛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互联网+”省级高教主赛道铜奖1项。

    刘令云,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研究方向:微细矿物颗粒荷电特性、界面调控及分选,浮选药剂合成与制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各1项,主持横向课题20多项;发表SCI、EI学术论文36篇、出版专著1部、副主编教材一部;获发明专利授权4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项5项。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学科竞赛获国家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互联网+”省级高教主赛道银奖1项。

团队青年指导教师成员:

刘春福,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微细矿物表面水化特性及界面调控、石英深度提纯理论及技术、煤泥资源化利用。

伟,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粘土矿物材料、三维凝胶材料和矿山固废资源化。

豹,博士。研究方向:矿物颗粒界面调控,新型药剂设计合成及矿山废水高效处理。

程雅丽,博士。研究方向:浮选药剂结构优化及作用机理研究、微细矿物界面分选及调控。

二、团队合影

   团队目前有在校研究生2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9人(含硕士职工1人);指导在校本科生40余人。团队师生合影如下:

三、团队部分获奖证书

   团队累计指导研究生获大阳城8722研究生创新基金5项,指导本科生获老员工创新训练计划项目3项;指导本科生及研究生学科竞赛获“互联网+”安徽省高教主赛道银奖1项、铜奖1项、校级优秀指导教师2项,获全国高等学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员工实践作品大赛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部分获奖证书如下:

四、欢迎加入团队

   创新研究团队是由“导师+硕/博士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一支思想活跃、团结奋进的团队。团队培养模式是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和本科生进行定期专题培训,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并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通过让高年级带低年级的方式,实现结对帮扶,提高本科生动手、创新及团队协作能力。汗水浇筑梦想,拼搏成就人生!欢迎同学们加入微细矿物聚团分选创新团队。

陈军老师办公地点:崇义楼A213

联系方式:QQ 316581044;邮箱 jchen412@126.com

任豹老师办公地点:崇义楼A402

联系方式:QQ 1297561130;邮箱 renbao1367217462@gmail.com